简体中文 CN
  • 南国食品 微信

新闻资讯

News

藏在椰林里的咖啡香:海南,被低估的热带咖啡天堂

2025-08-25 1547 发布:南国食品

在海南的老爸茶店里,总少不了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搪瓷杯里的深褐色液体泛着泡沫,喝起来带着点焦香,配着炼乳搅匀,甜苦交织的味道能把整个清晨都唤醒。很多人不知道,这片被阳光和海风包裹的海岛,其实藏着中国最老牌的咖啡产区—— 从兴隆的橡胶林到福山的坡地,咖啡树与椰树并肩生长,把热带的阳光和雨水,酿成了独有的醇厚香气。

 

wechat_2025-08-19_160922_486.png

 

第一次走进兴隆的咖啡园,会被眼前的景象打动:高大的橡胶树之间,矮矮的咖啡树挤在一起,翠绿的叶片间挂着一串串红果,像迷你版的樱桃。胶农说这里的咖啡是“躲在橡胶树下长大的”—— 当年归国华侨把咖啡苗带到兴隆,怕它被烈日晒伤,就种在了橡胶林的阴影里,没想到这样长出的咖啡豆,带着股独特的草木香。

海南的咖啡树偏爱这里的火山土。福山咖啡产区的土壤里藏着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让咖啡豆的味道更有层次。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咖啡果从绿转红,像给坡地铺上了红地毯。摘果的阿婆戴着斗笠,手指在枝桠间翻飞,只摘那些红透的果子:“青果太涩,要等太阳把糖分晒足了才好。”

在这里喝咖啡,能尝到阳光的味道。新鲜采摘的咖啡果去掉果皮,果肉甜得像荔枝,晒干的咖啡豆带着焦香,连磨豆时飘出的粉末,都混着椰林的清香。难怪有人说:“海南的咖啡不用加奶,本身就带着热带的甜。”

在海口的水巷口,老茶客们喝咖啡的样子很“野”。塑料凳矮得几乎贴地,搪瓷杯边缘结着褐色的茶渍,阿公们端着杯子蹲在路边,一边啜饮一边聊天,咖啡渣直接吐在地上,和槟榔汁混在一起,成了街头独特的印记。

这里的咖啡叫“老爸咖啡”,做法简单粗暴:咖啡豆炒得焦黑,磨成粉后用纱布一包,扔进热水里煮,煮到颜色发黑、苦味十足才肯关火。喝的时候加两勺炼乳,甜得发腻却刚好中和了焦苦,像极了海南人的性格 —— 直来直去,却藏着温柔。

年轻人觉得咖啡“太粗糙”,生椰拿铁更有韵味近几年较火的生椰拿铁,也是椰奶与咖啡的完美邂逅。海南就有一款比较出名的生椰拿铁,南国生椰拿铁,它精选海南成熟老椰,加上原产地兴隆咖啡豆,将咖啡和椰奶结合为一体,口感便加细腻丝滑、浓而不苦,香而不涩,是一款独海南特色的高品质咖啡。早上来一杯,浓郁的咖啡香气唤醒一天的活力。

老茶客说:“这咖啡得配西多士吃,面包炸得金黄,蘸着炼乳咬一口,再猛灌一大口咖啡,才够味。” 阳光透过椰树叶洒在他们脸上,喝咖啡的时光仿佛被拉长了,慢得像没风的午后。

 

wechat_2025-08-19_161019_798.png 

海南人把咖啡的用法发挥到了极致。除了喝,咖啡豆还能做成零食—— 裹着糖霜的咖啡脆片,咬起来咔嚓响,带着咖啡的焦香和糖的甜;用咖啡粉做的饼干,泡在椰奶里吃,苦中带香,是孩子们最爱的下午茶。

更绝的是用咖啡渣做的香皂。在兴隆的手工作坊里,工人把煮过的咖啡渣和椰油混合,做成一块块深褐色的香皂,洗手时能闻到淡淡的咖啡香,据说还能去角质。这种“变废为宝” 的智慧,藏着海南人对自然的敬畏 —— 不浪费每一粒咖啡豆的价值。

现在的海南咖啡也开始“精致” 起来。福山的咖啡庄园里,能喝到用本地咖啡豆做的冷萃咖啡,冰滴的过程让苦味变淡,透出清爽的果酸,像在喝一杯带着咖啡香的椰子水。年轻的咖啡师说:“我们想让大家知道,海南咖啡不只有焦苦,也有温柔的一面。”

在兴隆的华侨农场,还能看到老华侨种咖啡的样子。他们戴着草帽,用小镰刀一颗颗摘咖啡果,动作慢得像在绣花。摘累了就坐在树下,从布袋里掏出搪瓷杯,倒上自己煮的咖啡,看着远处的橡胶林发呆。

他们说当年种咖啡是为了谋生,没想到后来成了习惯。“看着咖啡树发芽、结果,就像看着日子一天天过,急不得。” 这种 “慢慢来” 的哲学,像咖啡的香气一样,渗透在海南的时光里。

如今每次去海南,我都会带一包本地咖啡豆回来。煮的时候,厨房会飘满焦香和椰香混合的味道,喝起来苦中带甜,像在回味那些蹲在老爸茶店的午后,那些咖啡树下的阳光,那些粗糙却真诚的快乐。

 

 wechat_2025-08-19_160853_718.png

原来最好的咖啡,不一定在遥远的非洲或南美。有时候,它就藏在椰林深处,在搪瓷杯里,在老茶客的笑声里,等着我们放慢脚步,去品尝属于热带的醇厚与温柔。


wechat_2025-08-19_153931_196.png

0898-65809559
微信 南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