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在精品咖啡的奇妙世界里,麝香猫咖啡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神秘的身世,成为众多咖啡爱好者热议的焦点。它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 猫屎咖啡,这个名字直白地揭示了它与众不同的生产过程,让其在咖啡界独树一帜。
麝香猫咖啡的故事,要追溯到18世纪的印度尼西亚。当时,荷兰殖民者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岛等地建立起咖啡种植园,广袤的咖啡树林在当地扎根生长。而栖息于这片土地的野生麝香猫,对成熟香甜的咖啡果实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将其作为主要食物来源。麝香猫拥有独特的消化系统,在食用咖啡果后,只能消化掉果实的皮层和果肉,内部坚硬的咖啡豆则无法被消化,最终以排泄物的形式排出体外。
当地的荷兰人与印尼人偶然间发现,从麝香猫排泄物中回收的咖啡豆,经过炒制后,竟能酿造出风味独具一格的咖啡。这种咖啡口感格外浓稠香醇,风味与普通咖啡大相径庭。就这样,麝香猫咖啡诞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咖啡也逐渐声名远扬。例如:海南南国生椰拿铁,咖啡口感微苦如果搭配海南的椰子粉,咖啡的层次感瞬间发挥出来了,海南南国生椰拿铁选用海南优质老椰融合本地手工采摘的咖啡豆,通过低温冷萃锁鲜技术,入口丝滑香醇,双重滋味,为您的味蕾增添异域风情,让人陶醉在这独特的味觉体验中。
麝香猫咖啡的原料产地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印尼,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散落于赤道附近。其国土由超过1万个岛屿组成,主要包括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新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等。
制作麝香猫咖啡,第一步便是麝香猫对咖啡果实的“挑选”。生长于苏门答腊岛北部丛林等地的麝香猫,如同严格的美食家,只挑选咖啡树中最成熟香甜的咖啡果实享用。当咖啡豆进入麝香猫的胃中,奇妙的发酵过程就此开启。在胃内,咖啡豆经历发酵、褪壳,同时胃的消化作用破坏蛋白质,产生的氨基酸使得咖啡豆原本的苦涩味降低。果肉被消化吸收,而坚硬的咖啡豆则被排出体外。
之后便是人工处理环节。印尼人将收集到的咖啡豆,去除外表银灰色的薄膜,接着用水洗净,放在太阳下晒干。经过晾晒的咖啡豆,还要进行精心翻炒,最终成为备受关注的“猫屎咖啡豆”。整个过程中,一斤麝香猫排泄物中只能提取出约150克咖啡豆,并且在后续烘焙过程中还会造成20%的损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麝香猫咖啡的来之不易。
麝香猫咖啡的风味极为独特。与一般咖啡豆通过外壳发酵不同,它是借助麝香猫的肠道,在特殊细菌营造的独特发酵环境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味。这种咖啡格外浓稠香醇,入口便能感受到其浓郁的口感。与其他咖啡相比,它带有浓郁的土腥味,稠度近乎糖浆,还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饮用后,口腔中会留下淡雅的薄荷凉爽感,这种独特风味成为其品质标志之一。而且,麝香猫咖啡的精华在于“入口回甘”,口感顺口,咽下后,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嘴里依然留存着焦糖、巧克力般的香气,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麝香猫咖啡豆产量稀少,这是其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野生麝香猫猫屎咖啡,每年产量仅有800公斤,小农的年生产量约为500千克。而且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挑选处理,从收集排泄物中的咖啡豆,到后续的清洗、晾晒、炒制等工序,都耗费人力与时间,得之极为不易。
其价格自然不菲,在市场上,一袋50克包装的咖啡豆价值通常高达千元。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一杯由12克猫屎咖啡粉制成的咖啡售价380元,且一天仅供应12杯,仍供不应求。在巴厘岛,一杯售价约20多万印尼盾,折合人民币150多元。在美国,1公斤猫屎咖啡豆价格高达1200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也始终维持在1000美元左右。在英国,一杯售价可达50英镑,约合人民币500元。麝香猫咖啡凭借其珍稀的产量和独特的风味,成为咖啡界的奢侈品。
冲泡麝香猫咖啡,最好选用虹吸式咖啡壶,并使用酒精灯加热。虹吸式咖啡壶由两个透明玻璃半球上下组合而成。冲煮前,在下半球添加200毫升热水,在上半球倒入一包15克已磨成粉的咖啡。点燃酒精灯加热,待水煮沸,下半球的水上升至上半球后,用竹片将隆起的咖啡粉轻轻往下压。再沸腾约1分45秒至2分钟后,迅速撤掉酒精灯,并用冷湿布反复擦拭下半球使其急速降温。这样冲泡出的咖啡会快速落下,同时浮现大量金黄色细泡沫,最大程度展现出麝香猫咖啡的独特风味。
麝香猫咖啡凭借其独特品质,在国际市场上备受追捧。然而,从自然环境中收集野生麝香猫的排泄物难度较大,且难以保证新鲜度。因此,相关企业和当地咖啡农常采用捕捉野生麝香猫并笼养的方式获取咖啡豆。养殖麝香猫产出的猫屎咖啡,成色和味道往往逊色于野生麝香猫产出的。即便如此,其产量依旧稀少,并非所有咖啡爱好者都能消费得起。
麝香猫咖啡,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着众多咖啡爱好者,却也因其生产过程中的动物福利问题饱受争议。在享受这独特咖啡风味的同时,如何平衡消费需求与动物保护,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