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岛上18年只吃椰子是什么体验?

2021年7月27日16:55:10 南国食品 阅读 (2,417) 发表评论

奥古斯特生于 1875 年,沉迷于当时的「Lebensreform(生活改革)」运动。

这种运动在德国、瑞士等国流行,崇尚「回归自然」,拒绝现代工业化产物的影响;体现在几乎不穿衣服、只吃素食、拒绝疫苗等方面。

简单来说算是「亲近大自然」。

而自从他年轻时尝了几颗椰子以后(德国没有椰子),惊为天果,从此开始打起了只吃椰子的主意。

有一说一,作为一种多用途的植物,荒岛上的椰子可以救命:在缺乏淡水的岛屿上,椰子水可作为饮用水,除了糖分,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椰肉中还有大量优质脂肪。

对于流落荒岛的人来说,椰绒可以引火,椰子树干、树叶还可以做木筏、掩体。

而一棵茁壮成长的椰子树,据称每年可产出 30~75 个椰子,并持续数十年。椰子树真是居家旅行必备佳品。

椰子也确实充当了一些人的荒岛求生口粮:在 2004 年一则新闻中,3 名儿童(最大 15 岁)因翻船游到一个荒岛,靠当地的椰子、李子和牡蛎 (莫名馋了……)维持了好几天,最终获救。

除此之外,椰子树中的一些特定种类,比如西谷椰子(Metroxylon sagu)树,树干还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加工后作为主食。

这种主食还经常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各大肥宅(还有本宣美)的餐桌上——那就是西米。

和椰汁一起做成甜品,真是一家人齐齐整整的。

除了能吃能喝还能用,在奥古斯特看来,椰子在树上高处生长,比一般的食物更接近太阳,从而更接近“神”;此外,最接近太阳的大脑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而椰子果实也长得像脑袋,所以是“神之果实”(真·脑子是个好东西,我希望你也有)。

然鹅,德国并不产椰子;为了实现他的「宏伟计划」,奥古斯特在 1902 年乘船前往德国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之一——卡巴孔岛,并购买了椰子和香蕉种植园。

在这个南美洲的小岛上,奥格斯特实践了他的设想:他希望他的追随者崇拜太阳,除了只吃椰子外,还要在太阳下流浪;他相信阳光有治愈的作用(皮肤癌了解一下?)。

起初,“追求自然”的人对“椰子教”趋之若鹜:在 1903~1913 年间,前后陆续有十余名德国人加入了他的“椰子教”,“鼎盛”时期达到近 30 人。

站着的奥古斯特+坐着的追随者 ——音乐家 Lutzow

但这些追随者开始被无尽的营养不良和病痛缠身:几乎不穿衣服、只吃椰子、拒绝药物等方式治疗的结果,让其中一些人死于营养不良、疟疾等;而侥幸活下来的人,在往后的日子里也后悔当初这种骚操作。

当地州长为此也发出禁令,阻止更多人登岛加入他们。

由于营养不良+长期日晒等原因,奥古斯特本人的体重只有接近 39 公斤,还有腿伤,手指痛风,皮疹,发烧和癫痫发作等问题。

在“成为椰子”近 18 年后,奥古斯特在 1919 年 5 月去世,他的遗体最终在海滩上被发现。而在他生命最后时刻,还拒绝所有其他食物和药物。

然鹅,从奥古斯特的结局不难看出,椰子并不是完美的综合营养来源!

虽然椰子含有丰富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一杯椰肉的蛋白质含量仅有 3 克,大约只能满足 1 米 7 的奥古斯特一天大概 5%的蛋白质需求量。

而按照 1 个椰子≈3-4杯椰肉来换算,他每天要吃 14 个以上的椰子,才能获取足够的蛋白质。

此外,椰子还缺乏维生素 A,K,B6、B12 和钙元素。这些物质的缺乏会造成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更容易出血等问题。而椰肉中的高脂肪含量,也可能造成腹泻。

所以呢,荒岛求生吃椰子算是权宜之计,可用以短期生存。但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长期只吃单一食物,轻则营养不良,重则出现其他并发症。

毕竟如果有椰子鸡可以吃,还生啃什么椰子!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